腊八一过,年味就被点燃了。商铺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,街边的小商贩也把对联、年画、窗花等年货摆了出来,琳琅满目,红红火火的。
俗话说忙腊月、腊月忙,可是我此刻怎么没有一点感觉?那种大人忙、孩子盼的新年,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。
十岁前,我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,住在有窑洞的老院里。腊月里,大人有大人的忙,小孩有小孩的乐。
腊月里奶奶忙的事,就是赶做我和表姐的新棉衣、棉裤、棉鞋。棉衣棉裤的粗白布里料是奶奶平时用棉花纺织出来的,她坚持说这样穿起来暖和。把从集市上买的花布和棉花,均匀地铺在粗白布上,再盖上花布,用大针脚缝上,松软的里面儿便好了。
我的棉衣外罩是宽松蓝布,棉裤则是电视剧《红高粱》里男主角穿的传统样式的棉裤,腰带一扎,真的很暖和。
棉鞋做起来有点费劲,不到腊月,奶奶就开始做了。她把旧衣裤上拆下来的布,用糨糊一层层敷在一起,做成硬布面,再按照鞋样剪好鞋底和鞋面。鞋面还要夹上棉花,鞋底一针针密密地纳好,再和鞋面缝在一起,一双棉鞋就做好了。穿的时候,再垫上羊毛毡子做成的鞋垫,虽笨拙却很暖和。
腊月里,大人们忙的事还有许多:扫房子、买年货、置办食物,炸油果、炸丸子、蒸花馍、蒸豆包……现在看来这些食物算不上美味,但在那时候仍然是大家最期盼的吃食。
腊月里,我也有许多自己乐意做的事情。那时候,进了腊月总会有一场大雪。雪后,我会扫开院里的一块雪,支个箩筐,拉根线。我藏在暖和的窑洞里,透过窗户上的小玻璃,等着觅食的麻雀上门。
我还会悄悄爬到窑顶,扒开浮雪,在湿润的枯草中找美味的地皮菜。或者和小伙伴约好推着铁箍,扭扭歪歪、叽叽咕咕逛街去了,反正没有闲的时候。
腊月里,孩子们除了贪玩外,最惦记的就是大人买的糖果、鞭炮。总琢磨着年货被藏在哪里,能不能先拿点享用。有的长辈稍有大意,可能年根才发现,准备好的年货已经快没了。
小学三年级的时候,我回到了父母身边生活。腊月里,父亲忙着上班,母亲除了忙着做零工补贴家用,还要缝制三个孩子的过年衣服、打扫卫生。我们早已溜到邻居家,挤着看十四寸的黑白电视去了。
高中毕业后,我离开家到外地学习生活,直到工作成家。腊月里,有了另一种大人盼、孩子忙的感觉。年迈的父母虽不再那样忙了,但期盼的心浓多了。只要听说谁年三十能赶回来,还会忙着做传统的家乡菜。
寒尽春来,岁月更迭。长辈、我们、孩子们,腊月里那份独特的情感,仿佛昨日的瑞雪一样清新素洁,让人久久无法忘怀。
(作者单位:西山煤电西曲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