岁月如流,转眼间又是一年新春到。记忆中的年味,总是那样浓烈而温馨,仿佛一幅幅画卷,缓缓在心头铺展。那时的我,只是一个孩子,站在岁月的门槛上,满心欢喜地感受着年味的弥漫。
记忆中的年味,是从腊月的寒风中开始的。家家户户开始忙碌起来,筹备着新年的到来。母亲会带着我去集市上挑选年货,红灯笼、对联、窗花,还有那各式各样的糖果和瓜子,每一样都带着新年的味道。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,耳畔是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和欢笑声,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涌起一股暖流。
随着年关的临近,家中年的气氛也越来越浓。父亲爬上梯子,将红灯笼高高挂起,那鲜艳的红色在冬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。我和母亲则忙着贴对联和窗花,用一双巧手将家装扮得喜气洋洋。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,我心中充满了对新年的期待和憧憬。
除夕夜,全家人围坐在一起,吃着丰盛的年夜饭,看着电视里播放的春节联欢晚会,欢声笑语中洋溢着浓浓的亲情。那一刻,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年味的温暖与甜蜜。那一刻的年味,是家的味道,是爱的味道,是岁月静好的味道。
随着时光的流逝,岁月的车轮滚滚向前,我也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。不知从何时起,那种纯粹的、浓烈的年味似乎在悄然淡去。城市里禁放了烟花爆竹,少了那震耳欲聋却充满喜悦的喧闹;生活节奏的加快,让人们在忙碌中忽略了需要在细水长流中筹备年的气氛;科技的发展,让人们在虚拟的世界里沉迷,少了面对面的真诚交流。
或许,年味并非是自然而然存在的,它需要我们主动去制造。我们也开始成为了制造年味的人。可遗憾的是,我们这一代人家务技能正在逐渐消退:很多年节所需的吃用,让我们亲手制作着实为难。年的味道正在不经意间一点点流逝。现在物资的极大丰富,让我们再难体会对稀缺物品的渴望。从前过年才吃的饺子、一年一回的新衣现在早已唾手可得。好像过年和平时的岁月也没有什么不同。我也只能提前规划好新年所需的东西,精心挑选采买一些年货和新春的装饰品,将它们摆放在家中,尽力营造温馨而浪漫的氛围。虽然买的都是现成的,但至少证明着我们对新年的态度——欢迎。
但我身边仍然有人在竭尽所能地制造年味。亲朋好友们开始讨论收拾家的琐事和乐事,女同事为了迎接新年烫了漂亮的卷发、做了闪亮的美甲、为家人采买新衣服。矿区里的大树上挂好了彩灯,门口的红灯笼也被点亮。孩子们拿起手中的笔,画出了新年的祝福。《恭喜发财》《新年到》等歌声再次光临超市,为购买年货的人送上祝福。
接过年味制造者的身份,我只想尽自己所能做些什么,让年味再多些、再浓些,我想在家人脸上幸福的笑容中,找寻制造年味的真谛。慢慢体会,年味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装饰和氛围的营造,更是一种内心的情感和爱的表达。
从感受年味到制造年味,这不仅仅是一种角色的转变,更是一种成长和担当的体现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学会了如何去爱,如何去关心家人,如何去创造一份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温馨。
如今的我,已经能够熟练地制造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年味了。但我知道,无论岁月如何变迁,那份对家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,始终是我心中最珍贵的年味。它如同一盏明灯,照亮我前行的道路,让我在人生的旅途中,始终怀揣着一份温暖和希望。
(作者单位:汾西矿业曙光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