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冬的清晨,夜灯依然坚守着岗位,天边泛起薄薄的白光,闹钟不合时宜地叫醒了熟睡的人。睡眼惺忪的他还想在柔软暖和的被窝中逗留片刻,但理智把他推向了卫生间,洗脸、刷牙、穿衣一气呵成,熟练到闭眼都可以顺利完成。
打开门,刺骨的寒风迎面袭来,他清醒了,紧了紧衣领,迈着紧凑的步伐,寻找自己的爱车。二十公里的上班路程,让他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,无论白班还是夜班。他全神贯注地驾驶着车子,穿梭在国道上的车流中。
行驶大约15分钟,他就要向山里转向了。在黄土高坡的山沟里再开10分钟,目的地就到了眼前。从家到单位,这条路他走了12年,再熟悉不过,路两边种的什么树,哪里有岔路,周围什么村庄,他可以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。
他所在的单位是一处新建矿井,地面基建工程在寒风中依然如火如荼地进行着,就像新来的大学生矿工一样朝气蓬勃。正是因为矿井年轻,它被赋予了乐竞体育关注和更高期待。
自2018年5月1日起,“智慧矿山信息系统通用技术规范”开始实施,全国的煤矿企业都面临转型的机遇与挑战。他所在的煤矿正处于前期建设阶段,大家下定决心,一定要把矿井建设成为集团公司首屈一指的智慧型矿山,于是各种新机械、新设备应接不暇地出现在井下。
作为矿三代,他听爷爷说过煤矿工人拿着镐头挖煤,推着平车运煤;听父亲说过煤矿工人在井下不停地开炮、装煤,再把一辆辆装满煤的矿车连接在一起运出去。他们那时常说的一句话是“高高兴兴上班、平平安安回家就是矿工最大的幸福”。
科技真的在改变世界。
他十二年前怎么也没想到,自己上完大学还会像父辈一样进入煤炭行业。听多了父辈的故事,他很抗拒地参加了工作,然而那时煤炭行业已经实现了机械化。
如今,科技赋能煤企,让煤矿工人穿着西装来上班的愿景正在实现。他感叹着,自己在两年后也许就可以坐在宽敞的调度指挥中心大厅中,操纵着摇杆,让单轨吊电动机车自动运行。他的父亲想都不敢想,穿了一辈子的厚重工衣,下了一辈子的井,儿子竟然可以在地面就能完成井下的工作,曾经的“煤黑子”也许真的变成了过去式。
看着东方冉冉升起的旭日,他在冬季的早晨感到了寒风中的丝丝暖意。未来可期,未来可盼!
他熟练地穿好工衣,迎着暖阳,坐上了伸向井下的猴车,加入到矿井智能化改造工程的大军之中。
(作者单位:汾西矿业灵北矿)